
黄芪甘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 黄芪不仅可以健脾补气,而且能补五脏之气,出现了气虚症状时,就可以用一些黄芪来调理。 脾主升,如果脾气不足,就会下陷,出现内脏下垂、子宫下垂、崩漏下血、脱肛等症。 黄芪可以补足气,让脾气能正常上升,避免出现下陷的情况
搭配其它,效果更佳
1,补气养身
黄芪配红枣、党参、白术、山药,能增强气血、健脾益肺。
做法:黄芪15g + 党参10g + 山药50g + 红枣5颗,炖鸡或排骨1小时,就能喝到浓浓的补气汤。
2,增强免疫、抗疲劳
黄芪搭配人参、茯苓和蜂蜜,可以提高体力,帮你抵抗疲劳。
做法:黄芪10g + 人参5g + 茯苓15g,煮水或炖肉,出锅后加点蜂蜜,香甜又滋补。
3,养血生肌、延缓衰老
黄芪配当归、阿胶和猪蹄/鸡肉,适合气血不足、皮肤干燥的人。
做法:黄芪15g + 当归10g + 阿胶5g + 猪蹄1只,慢炖2小时,轻松养血补肌。
4,利尿排湿、清热解毒
黄芪搭玉米须、薏仁、茯苓,可利尿消肿、排湿去湿气。
做法:黄芪15g + 薏仁30g + 玉米须10g,煮水或煲汤,清爽又健康。
5,日常茶饮
黄芪配红枣、枸杞,简单又日常。
做法:黄芪10g + 红枣5颗 + 枸杞10g,煮10–15分钟就能喝,天天补气也不累人。
6,黄芪 + 麦冬 + 西洋参茶饮做法
材料(1–2人份)
- 黄芪:10–15克
- 麦冬:10–15克
- 西洋参:3–5克
- 清水:500–600毫升
做法
- 黄芪切片或拍碎,麦冬、西洋参洗净。
- 放入砂锅,加入清水。
- 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20–30分钟。
- 过滤取汤,温热饮用即可。
- 可分早晚两次饮用,连续饮用1–2周效果更佳。
功效
- 补气养阴,缓解疲劳,提高免疫力。
- 滋阴润肺,缓解口干喉燥。
- 生津止渴,增强体力,适合长期工作劳累的人。
适合人群
- 气虚体质、容易疲劳的人
- 阴虚口干、咽喉干燥的人
- 体质虚弱、免疫力低的人
注意事项
- 黄芪偏温,易上火的人不宜过量。
- 西洋参性平,体质寒凉者可服,但不宜多。
- 感冒发热、痰黄浓者暂不饮用。
- 孕妇和儿童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