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1、益气固表
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
2、补气养血
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气衰等症。
3、降血压
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可用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症。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故对慢性溃疡久不愈合者有效。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
黄芪的药用价值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疮疡溃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肺气虚证: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脾生痰,肺储痰,所以健太阴以祛痰,黄芪补气所以尤善治气虚。
8、气虚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补气健脾,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老中医建议上班族最好能够坚持每天都喝一些黄芪水,这样不仅能够令身体的体质还有免疫力更加的出色,同时还具有促进脾胃健康、肺虚等等情况,对于身体乏力、咳嗽气短还有感冒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你感觉到自己的压力非常的大,身体也越来越疲惫,那么喝一些黄芪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充满精神;很多人在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皮会出现浮肿的情况,这对于很多爱美女性来说是不能够忍受的,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只需要泡上一杯黄芪水就可以美美的恢复容貌;如果想要起到非常不错的养颜美容的作用,那么将黄芪和白芷以及红花一起泡水服用只需要长期坚持皮肤就会越来越白皙哦。
黄芪的食用方法
服用黄芪,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个人体质不同适量服用,黄芪的吃法很多,现介绍几种:
1、每天用黄芪30克左右,水煎后服用。或水煎好后代茶饮用。用黄芪30克,加枸杞子15克,水煎后服用,对气血虚弱的人效果更佳。
2、取黄芪50克左右,煎汤以后,用煎过的汤液烧饭或烧粥,就变成黄芪饭、黄芪粥,也很有益。
3、还有些人喜欢在烧肉、烧鸡、烧鸭时,放一些黄芪,增加滋补作用,效果也不错。
搭配其它,效果更佳
1,补气养身
黄芪配红枣、党参、白术、山药,能增强气血、健脾益肺。
做法:黄芪15g + 党参10g + 山药50g + 红枣5颗,炖鸡或排骨1小时,就能喝到浓浓的补气汤。
2,增强免疫、抗疲劳
黄芪搭配人参、茯苓和蜂蜜,可以提高体力,帮你抵抗疲劳。
做法:黄芪10g + 人参5g + 茯苓15g,煮水或炖肉,出锅后加点蜂蜜,香甜又滋补。
3,养血生肌、延缓衰老
黄芪配当归、阿胶和猪蹄/鸡肉,适合气血不足、皮肤干燥的人。
做法:黄芪15g + 当归10g + 阿胶5g + 猪蹄1只,慢炖2小时,轻松养血补肌。
4,利尿排湿、清热解毒
黄芪搭玉米须、薏仁、茯苓,可利尿消肿、排湿去湿气。
做法:黄芪15g + 薏仁30g + 玉米须10g,煮水或煲汤,清爽又健康。
5,日常茶饮
黄芪配红枣、枸杞,简单又日常。
做法:黄芪10g + 红枣5颗 + 枸杞10g,煮10–15分钟就能喝,天天补气也不累人。